:::

校園焦點

轉銜・轉變:外語文研究與全球探究 外語學院2024國際研討會 圓滿結束

2024-11-18 • 輔仁教育

轉銜・轉變:外語文研究與全球探究 外語學院2024國際研討會 圓滿結束

【外語學院供稿】輔大外語學院繼十月十七日、十八日舉辦的「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研討會:外語文教育之轉銜、跨域與創新」,持續以轉銜(Transition)為主題,於十一月一日、二日舉辦2024 國際研討會「轉銜・轉變:外語、文學、文化與翻譯之探究」,邀集來自迦納、韓國、印度、英國、美國、日本、越南及中國,以及台灣等國內外學者一同探討外語、文學、文化與翻譯領域中的轉變與轉銜,同時邀請三位分別來自比利時、卡達與香港的知名國際學者演講,以扣緊轉銜與轉變的主題,並提供寬廣的脈絡。無巧不成書的是,十月底正好康芮颱風來襲,造成會議前一天全省因颱風停班停課。因此,會議工作團隊設計了彈性應變方案,並容許因颱風而無法抵台的國外學者線上發表,充分展現轉銜與轉變的過程中所需有的調適力。

       會議共計有32篇論文發表,可分為四大組:文化規劃與時代變遷組、語言教育與跨文化溝通組、翻譯與跨文化溝通組,以及文化轉譯與跨論述對話組。文化規劃與時代變遷組的論文討論文化規劃中運用「多元系統」(polysystem)的形成因素與影響,也處理了歷史敘述的危機以及轉變;例如,新歷史寫作、重視受害者觀點、渾沌歷史觀等。語言教育與跨文化溝通組的論文則討論當代語言政策、方法與觀點的改變,並指出教師的職責不止於為學生導航,也要和學生一起掌握成長與發展的契機。如此,轉銜才能帶來轉變。





       翻譯與跨文化溝通組中,多篇論文分析了譯者的角色轉變:譯者為文化保存者(例如:原住民語“palangkan”翻為「公廨」或「男子集會所」),文化溝通者(適應在地脈絡);另類翻譯也可能是誤聽、幻聽或故意沒聽到造成的有趣音譯(Let it Go翻成累滴狗)。文化轉譯與跨論述對話組則處理更多文本內外的跨媒介轉變與轉譯。例如,Four Saints in Three Acts (1934)歌劇中的各種轉變現象、20世紀初歷史文獻對南丁格爾的不同呈現,《龍與地下城》的文學與遊戲循環轉譯,以及跨亞太研究對英文研究可能造成的轉變。由此可見,轉變中寓含著多重世界與多元選擇。





       會議的開場專題演講,(「介於文化與文明之間:翻譯的批判理論芻議」Between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: Towards a Critical Theory of Translation),為會議的跨文化溝通提供一個避免東西二元對立的立場。摩洛哥裔哲學家拉希德·布塔耶布(Dr. Rachid Boutayeb,現任教於卡達多哈研究院)指出,穆斯林與西方文明不是二元對立的選項,而需要不斷的雙向翻譯,並透過翻譯對西化與薩拉菲運動(Salafism)兩者同時進行批判。





      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系主任暨講座教授黃懿慧 (Dr. Yi-Hui Christine Huang,榮獲國際傳播協會ICA會士) 則為布塔耶布的哲學演講提供了媒體分析的實例證明。「危機處理、媒體影響與社會轉變」(Unraveling the Dynamics of Crisis Management, Media Influence, and Societal Transformations)透過分析三件發生在中國的企業公關危機處理如何需要考慮公眾、媒體與企業的三方互動模式,修正了Bradford & Garrett (1995)的危機處理架構。





       大會邀請比利時哲學家帕斯卡爾·夏博(Dr. Pascal Chabot),因為他曾著書談論轉銜(The Age of Transition)。為了讓與會觀眾得以較充分地瞭解夏博的哲學,第一天下午大會先舉辦並介紹夏博製作的、介紹科技哲學家爾伯特·西蒙東的《沙漠中的西蒙東》(Simondon du desert) 影片。座談中夏博提出了人工智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的新概念,強調人工智慧應該被理解為人類意識或智力的化身,但更簡單和果斷的是,它是一個能夠建構人類委託的敘事的寫作自動機。既然人類歷史始於書寫的發明,將書寫委託給名為 AI 的機器是否標誌著人類歷史的終結?帕斯卡·查博特(Pascal Chabot)的回答是,它肯定標誌著我們與歷史本身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時代:在這個時代記憶不在腦內,我們的歷史也無法被(網路)遺忘。





       在總結討論(「轉銜想像的未來?」What future for the imaginary of transitions),夏博則指出,當今世界面臨的是兩種轉銜,數位轉銜和生態轉銜,兩者應取得平衡。

       總而論之,此次國際研討會多方面討論轉銜與轉變的現象與概念,代表外語學院及同行同好都關切在教學、學術領域,以至全世界的轉變與轉銜。同時,套用Teresia Teaiwa的詩“AmneSIA” ,這些關注應成為踏腳石(the stepping stones)逐步成形成真,航向永續。